理險又理財的買保險讀書心得(五)--醫療險 Part 3
將先前心得(二)的後半部,二個專題的文章移到這一篇,避免該篇文章太長;
同時以後要增修文章也比較方便。
【專題:關於全民健保的一些補充】
2015年康健雜誌八月專題
改變,為更美好的醫療奮戰!-康健雜誌
想要快速了解健保的問題,只要花十分鐘看這篇漫畫就行:
醫院恐怖故事
頸椎骨折實驗記錄報告
全民健保實施至今已經二十年(民國84-104年) ,
健保20歲生日快樂…「很難再撐10年」 | 健保20年里程碑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家戶總所得是未來的選項
當年二代健保原訂採取家戶總所得,遭質疑懲罰單身、行政成本太高,立法院修法時臨時改採補充保費。面對近來有團體呼籲回歸家戶總所得,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曲同光表示,任何制度都有優缺點,未來健保會持續改革,他也坦言,家戶總所得是將來考慮的選項之一。
健保開辦前,只有公保、勞保與農保,全台半數民眾沒有醫療保障,如今健保納保人數幾乎涵蓋全台;廿年來醫療院所從一萬四千五百多家成長到兩萬多家,數量比便利商店還多。
健保廿年 滿意度高達85
健保廿年,滿意度達百分之八十五,幾乎是台灣評價最高的公共政策,但提供醫療服務的醫護人員卻不認為,遠見雜誌調查,近九成二醫療人員對未來悲觀,超過半數想過出走;醫界近年面臨「五大皆空」,內外婦兒急五大科招不到醫師,也被認為與健保給付不均有關。
作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公共政策之一,健保已經出現了許多的弊病,就個人淺見,於參考各家書籍、雜誌、新聞,應加以盡速改善的三點有:
一、醫病訴訟
醫師也是人,不是神;沒有包醫好這回事,加上人力有時而窮,除非醫師診斷明顯錯誤、明確輕忽怠職,而現行以刑事入罪,「以刑逼民」來對應醫師的醫療行為,是有其討論空間的。
如果這問題不解決,醫師斷不會以積極作為施與病患,形成防衛性醫療,尤其是婦產科;再者醫療行為本身即有高度不確定性及風險。
正常醫生不會對病患有傷害或致死的故意,在危難時明知不可為而為的情況, 有時還是家屬強求開刀,結果病人不幸死亡;執刀者縱然不樂見,此時卻會被家屬告上法院。
原先救人的醫師在法庭成了被告,被救的病患在法庭成了原告;原本的醫病關係隨即上下逆轉,醫生的大半輩子苦讀和努力可能會毀於一旦,病患則可能付出開庭時間和龐大訴訟成本。
於是年輕人不走五大科,走向醫美而形成醫界斷層。
病人該知道的,醫院也知道的公開的祕密(擷圖出自某日劇):
簡單翻譯:來醫院的患者不見得能痊愈回去,你的病不見得醫的好,死了也是可能的;請在理解這一點後,再進來看診。
醫勞盟 - 「醫療糾紛,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醫護要了解病人,然而...病人也要了解醫師以及所有醫護人員的辛酸啊!...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 非關訴訟──醫療刑責合理化
法務部開公聽會//反醫療除罪 法官嗆醫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醫師除罪? 醫療糾紛除罪? 請三思! | PeoPo 公民新聞
動不動就索討鉅額賠償的台灣人,請珍惜還有醫生替你開刀的時光 | BuzzOrange
可參考著作:
博客來-99%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
二、醫護過勞
在健保的總額管制下,各醫學中心莫不緊縮人力以求營運,結果護理師首當其衝,一人當三人用,醫師也不遑多讓,值班值到過勞而死也有其案例。
專訪血汗護理師:我們用命支撐崩壞的台灣醫療,但誰為我們拚命? | BuzzOrange
扭曲的醫療 護士吊點滴上班 | 蘋果日報
CNN去年也曾報導國內護士荒專題,當時曾在醫學中心擔任護士的林美琪以「台灣護理師的黑暗期」為題投書,控訴「血汗醫院」讓她曾連三天上十二小時班,緊接著再上兩天八小時班,當時年僅二十多歲的她,過勞到身體出狀況,一度動不動就眩暈昏倒,引起各界關切。
The dark moment of nurses in Taiwan. - CNN iReport
護理師吊點滴上班 一瓶飲料撐全天 | 即時新聞 | 20150228 | 蘋果日報
我不要值這種會害死病人的班,那是我這輩子唯一說出「我不要當外科醫師」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繳稅當勞工出事變學生 實習醫師林彥廷過勞死沒得賠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台大醫院急診部基層人員給院方的一封信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專訪血汗護理師:我們用命支撐崩壞的台灣醫療,但誰為我們拚命? | BuzzOrange
全民「賤」保?醫生:省成本的後果,就是大家一起陪玩命 | 醫師 | 衛福部 | 生活消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可參考著作:
博客來-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
博客來-護理崩壞!醫療難民潮來襲
三、不當給付
這裡要提到的是末期醫療,這方面在早期善終觀念尚未廣知,即使癌末病患仍會有不必要的開刀或過度的積極性醫療,即使人救回來,卻不能有良好生活品質;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前仍飽受折磨。
無效醫療不是我的選項|健康關係|康健雜誌|天下雜誌
2015-06-07 康健雜誌
「健保給付是推動善終另一大阻力。有家屬告訴她,如果健保不給付,他們早讓家人拔管了。
她曾受委託去某家專門照顧慢性呼吸器依賴病人的醫院演講,聽到台下醫護人員交頭接耳:「這樣做(指讓長期使用呼吸器的患者拔管)我們醫院不就要關門了!」目前呼吸器不論用多久健保都給付,讓醫院、醫師、家屬不放手讓病人好走,「利之所趨,所以呼吸照護病房蓬勃發展,」她認為健保應該限時(比如3個月)給付呼吸器使用或者提高自付額,才能減少長期依賴呼吸器的「機器人」。如果健保不把關,這些末期病人想善終很難。」
無用的醫療行為,佔了健保相當大的給付額度。
這則討論寫到人為了金錢寧可以無效醫療來增加患者的痛苦,即使患者是至親也是如此。
Re: [問卦] 月退領17萬領到死是什麼感覺? - 看板 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大概90幾歲要死的時候 每次要掛,不肖子孫會堅持醫院把他搶救回來 反正什麼電擊 CPR 葉克膜 什麼能插能裝的通通裝上去就對了 弄成腦殘 植物人 肋骨用CPR斷光都沒關係 反正不要斷氣就好了 放在那邊養一個月就有17萬 比什麼投資都好賺 況且有健保 根本穩賺不賠 "
活的病人家屬會告醫生,躺的病患不會;即使明知對病患沒有幫助、徒增痛苦,因為家屬的壓力,醫生只好施加無效醫療。
有鑑於此,可以參考黃勝堅醫師和陳秀丹醫師的著作。
博客來-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博客來-夕陽山外山(生死謎藏2)
博客來-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
博客來-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2:給愛的人沒煩惱,被愛的人沒痛苦!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陳秀丹曾指出,有狠心子女為了領父親一個月8萬元退休俸,抱著「活越久領越久」的心態,竟讓一名老校長8年來靠著呼吸器在病床上折磨,飽受無效醫療折磨像個活死人般,卻無法可管。她呼籲衛福部和中央健康保險署等主管機關,應介入了解呼吸照護醫院無效醫療,減少醫療糾紛也減少病人的苦痛。
人活在世上,如果吃喝拉撒不自主,失能或失智,活著又有什麼趣味?
一旦不得已到了這樣的地步,折磨自己也拖磨親人,站在理性的角度,這並非正確的選擇。
再從三方面來看:
病人:
事先預立DNR、提早立遺囑、交代喪禮細節、盡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也請不要對醫生作不可能的期待。
家屬:
尊重病人想法、不隱瞞病情(病人明明每況愈下,你還跟他說狀況有改善,病人怎麼會相信?)、不受家族其他人"就是要救"的愚孝觀念左右(不救就是不孝,說這種話的人通常都不會來看護)、不要求無效且引起痛苦的療法。
醫生:
拒絕無效醫療的要求、誠實告知病情、不告知無效醫療的療法、 不要有「拚到底」的想法,那只是自我滿足的英雄主義;救回來了,但是病人只能看著天花板或使用呼吸器,難以進食、無法言語。
醫生是害人,還是救人?
在此請思考預立DNR的重要。
安寧照顧基金會 - Hospice Foundation of Taiwan
康健雜誌─搶救心跳的迷思,DNR你簽了沒?
自己若不重視DNR(Do not resuscitate),難保有一天人生只能躺在病床DNF(Did not Finish,體育比賽用語-選手被迫棄賽) 。人生是場比賽,死亡就是這場比賽的終點,原本能好好地走(to perish);卻只能沒有尊嚴地活著。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花更多時間關心你我都有的醫療險—全民健保;只要全民健保能更好,至少買不起商業醫療險的人就能不怕生起大病。
雖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例如外籍就保
包山包海包全球的台灣健保 | 即時新聞 | 20150622 | 蘋果日報
例如醫療暴力
[新聞] 【更新】錯過探病時間 暴力父電擊棒毆醫護 - 看板 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例如醫院評鑑
護理師的告白:1 人顧 60 人、評鑑猛造假的長照界我實在待不下去! | BuzzOrange
例如事後核刪
焦點評論:健保事後核刪制應廢除(黃峻偉) | 蘋果日報
但只要上述三點能先改善,全民健保才能長久;健保的問題就如同「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這一句英文諺語,意指房間裡明明有隻大象,卻裝作沒看到,刻意忽略。
而醫療品質的快速惡化,也代表了就算某個人有買高額商業醫療險,卻可能還是只能得到惡劣的醫療待遇,因為醫界已經快在健保的弊病中崩壞了。
從這一點來看,計較要繳多少錢給保險公司的醫療險其實是見樹不見林(雖然還是得關心)的。
有再多的錢、再多的保險,但沒有醫生、沒有護士,只徒有白色巨塔般的醫院,那買保險又有什麼用呢?
事實上,健保費必須繳到終老前的那一刻,其金額也是可觀的;而90%以上的醫事支出,健保也都能加以給付,健保的重要性可想而之。
延伸閱讀:
遠見雜誌
2015年3月號
首度醫界萬人大調查 92%醫護對未來悲觀》台灣醫療關鍵報告
2014年10月號
從數字看台灣健保20年》健保支出連年成長 就醫品質卻愈來愈差
【專題:安寧療護】
一、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這是目前台灣在末期醫療所依據的法源依據,也是趙可式博士和一干熱心於生命尊嚴的人士的努力成果。
該法條最近二次修正分別是在民國一百年(2011)一月二十六日、民國一百零二年(2013)一月九日,
2011年的修法可以看趙可式醫師寫的這篇文章:
為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要修正.pdf
(引自義大醫訊第50期 2011/10出刊)
2013年的修法和理由,可見立法院網站或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的這篇文章:
1020702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_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法相關議題.pdf
若要快速了解,則可見陳榮基醫師的這篇文章:
生時安樂走時安寧 完成<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三次修法 | 早安健康NEWS
因此安寧團隊強力要求立法院重新修法,允許插管急救無效的末期(即絕症)病人,也就是插管後病人持續昏迷而且無法自行呼吸者,當 2 位專科醫師,確認已經無法挽回生命時,可以比照本法規範拒絕插管,可由1位家屬代表,簽署 DNR 同意書;此時應該也可由 1 位家屬代表,簽署撤除無效維生醫療措施的同意書,授權醫師撤除所有無效措施,讓不幸被插管急救無效的病人,可以順利拔管,安詳往生,不再繼續受苦,拖延瀕死過程。安詳往生是重要的人權,我們應該妥善立法維護。
二、
再來要說的是全民健保是如何給付安寧療護這一塊
安寧療護(住院、居家、共照及社區)網路查詢服務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球資訊網
安寧住院給付 健保擬多給3成 | 生活新聞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健保針對安寧住院給付費用,多年來維持每天四千九百卅元,健保署最近預告將調漲為六千四百零九元,漲幅達三成。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李純馥表示,這是十年來首度調整。
另外,包含醫護人員居家療護的訪視費用,也從原本的大約一千零卅五元,調漲到一千五百五十三元,漲幅達五成;並首次把醫護人員居家訪視費用獨立給付,鼓勵「在地終老」。
104.02.13更新,安寧住院支付標準每日為四千九百多元漲到每日調漲為六千四百零九元。
這也是末期病人於安寧病房的健保給付金額。
安寧療護 台灣與日本的對決(吳育政) | 蘋果日報
「相較之下,去年健保用10億做安寧療護,全國只有800多張安寧病床可以提供住院安寧照護,其餘的接受居家安寧只有5千多人。即使接受居家安寧的病人,有半數因家屬不忍病人瀕死的痛苦,只好送到醫院往生。末期病人能夠在家善終是少之又少。
反觀日本,大力推行「在宅醫療」,就是以病人的家為中心的醫療。醫師到病人家裡治療,隨時接聽家屬照護上有問題的電話,甚至臨終時陪伴病人走最後一哩路,必要時給予藥物減輕瀕死的痛苦。讓8成以上的末期病人在家善終,是日本安寧療護努力追求的目標。」
三、
商業醫療險的理賠?
Fw: 保險理賠。常見爭議整理2-併發症/安寧病房/自費.. - 看板 Insurance - 批踢踢實業坊
主要依據是民國94年的金管會函釋安寧病房給付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之意見
由於早年的保單,其條款未必有安寧病房給付的精神,必須詢問保險公司。
若是新的防癌險,則必須注意是否有批註該部份。
四、
安寧病房的數量?
其實是非常少的,相對於有需求的癌症患者而言,
國民健康署網站 » 新聞頭條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201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及排名
由於入住或許困難,
居家療護可以成為一個選項。
安寧居家療護轉介流程
但是必須離醫院不能太遠、負擔醫事人員交通費、 必須簽立DNR、有殘扶險能請看護更好。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安寧空床查詢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全國安寧療護資源分布
五、
除了陳秀丹醫師和黃勝堅醫師的著作,可以再看看許禮安醫師的著作
請讓壽終正寢的老人免除「死亡套餐」-陳秀丹-康健名家觀點
請不要再用「看最後一眼」來凌遲長輩-陳秀丹-康健名家觀點
博客來-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
留言
張貼留言